摘要:以松杉木枝丫(鋸屑)炭為原料,配以特制的復合型粘結劑經磨細、粘結、成型造粒、炭化活化,制取的木質顆粒炭,其吸附性能優于煤質、果殼類顆粒炭;其微孔、中孔容積之和比煤質、果殼炭高,特別是中孔容積值明顯增高;添加助活化劑后,其吸附性能更可與部分進口炭媲美。
活性炭因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,發達的孔隙結構,強大的吸附能力,穩定的化學、物理性質,能耐酸堿,耐高溫以及表面含有多種官能團等特性,而被廣泛應用于化學工業的氣相、液相處理。目前,國內在連續化裝置中,普遍采用的是煤質柱狀顆;钚蕴炕蛎嘿|、果殼類不定型顆粒活性炭,但由于受到原材料性質的限制,其應用效果亦產生了局限性,我們應用戶要求,研制了木質柱狀顆粒活性炭。因為木材本身就是多孔性的材料,灰分低,雜質少,所制成的活性炭有獨特的優越性,因此木質柱狀顆粒炭的吸附性能大大優于煤質炭和果殼類活性炭。
1 研制的機理及生產工藝
我們選擇了資源豐富的松杉木枝丫炭和其鋸屑炭作為原料,經磨細、粘結、成型造粒、炭化活化而制取了木質柱狀顆粒活性炭。
對木炭的要求,通常以固定碳在65%以上,灰分在4%以下,揮發分在18%~25%為宜。木炭的結構屑黑炭類,屬無定型炭。木炭經過磨細,除去了間隙,碳骨架就暴露了,這樣對活化效果有好處。同時,炭的細度在成型過程中也起到很大作用,因此,就目前工業生產的能力,我們把細度定在200~300目/英寸。
原料炭經磨細后加上粘結劑進行攪拌成型,也就是炭粉與粘結劑揉成一體,到達一定程度后,壓塊、擠壓成炭條。在揉合過程中,炭粒表面不斷與空氣接觸,如同覆蓋吸附著一層氣膜,它阻隔了與粘結劑的緊密結合,親和力下降,影響成型壓力。如果增加粘結劑的用量或添加水,能起到趕走氣體、克服阻隔的作用,但會造成潤滑過度,成型壓力過低。在相同的炭化溫度下,成型壓力增加,炭化料的強度會提高,反之,則下降。這是與水和油性粘結劑的不相容性以及氣化膨脹性有關,粘結劑的增加造成了炭條中揮發含量過高,破壞了碳鏈結構。
另外,在相同的活化條件下,因為成型壓力及炭化溫度的不同,其孔隙結構及吸附性能不同,成型壓力的過高,以及在高炭化溫度的過度停留,都會使孔容量減少。為此,我們特配制了一種復合型粘結劑,經過反復篩選,優選出2種配方,用中溫瀝青和焦油按一定比例調配,同時添加了適量的潤滑劑。在第二種配方中,還添加了助活化劑。炭化工藝采用了瞬間高溫炭化法,有效地避免了氧化,減少了炭的燒失;燒結過程快,盡量多地留下了固定碳與炭粒間的碳鏈結合定型。
在活化過程中,小型試驗爐內部結構模擬了斯列普爐的原理,以致在投入生產型批量試驗變得較為容易。我們采用了調整炭汽比及活化溫度(不同于通常生產顆粒炭的指標),有效地調整了活性炭內部孔容分布,改善了吸附性能。
2 結果與討論
采用上述工藝,我們成功地制取了木質柱狀顆;钚蕴浚⒂玫谝慌浞降墓に囘M行了批量生產,依照活性炭的國家標準(1990及1997年),將測定的結果列入表1。為了比較方便,在同樣條件下,測定了國內外幾種較為代表性的柱狀顆;钚蕴考肮麣ゎ愵w;钚蕴考拔锢矸ǚ蹱罨钚蕴康闹笜耍⑶覍追N常規產品委托有關部門采用Micromeritics儀器測定了其比表面積和孔容分布,列舉在表1中。
表1 木質柱狀顆粒炭同其它產品的指標比較
名稱 | 碘吸附值(mg/g) | 亞甲基藍吸附值(mL/g) | 苯吸附值(mg/g) | 四氯化碳吸附值(mg/g) | 磨損強度% | 比表面積BET(m2/g) | 微孔容積(mL/g) | 中孔容積(mL/g) |
木質柱狀顆粒炭(Ⅰ) | 950-980 | 120-130 | 750 | 90(82) | 950 | 0.253 | 0.233 | |
木質柱狀顆粒炭(Ⅱ) | 1095 | 160 | 502 | 1030 | 35(78) | |||
本廠煤質柱狀顆粒炭 | 970 | 88 | 550 | 90 | 942 | 0.224 | 0.092 | |
寧夏煤質柱狀顆粒炭 | 1050 | 105 | 280 | 700 | 90 | |||
不定型顆粒果殼炭 | 980 | 120 | 320 | 650 | 95 | 916 | 0.264 | 0.183 |
不定型顆粒椰殼炭 | 1020 | 105 | 350 | 650 | 95 | 978 | 0.294 | 0.075 |
物理法粉狀炭 | 1180 | 165 | 1260 | 0.253 | 0.233 | |||
日本進口炭 | 1180 | 142 | 310 | 780 | 92 | |||
美國進口顆粒炭(A) | 947 | 105 | 423 | 980 | 87 | |||
美國進口顆粒炭(B) | 1147 | 200 | 530 | 1150 | 95 |
注:木質柱狀顆粒炭(Ⅰ)表示第一配方批量生產的,木質柱狀顆粒炭(Ⅱ)表示第二配方水試的數值。
由表1中的比較,可以看出:
2.1) 我們制得的木質柱狀顆粒活性炭,其吸附性能優于國內目前生產的各類煤質、果殼類顆粒活性炭。特別是在吸附亞甲基藍上更具有優勢,如(I)型木質柱狀顆粒炭對亞甲基藍的吸附能力,已充分顯示了物理法粉狀炭的重要特征。同時,兼備了顆粒炭在工業應用中的連續性功能。
2.2) 從孔容積及其分布來看其微孔、中孔容積之和要比煤質及果殼活性炭來得高,特別是中孔容積值相當明顯。它與物理法粉狀炭很相似。它為吸附質充分填入吸附劑提供了方便。這可能是導致對亞甲基藍及有機榕劑吸附量加大的原因。
2.3) 用添加助活化劑制取的(Ⅱ)型木質柱狀顆粒炭,其吸附性能可以與部分進口炭媲美。對亞甲基藍及苯、四氯化碳的吸附,已超過日本白鷺CX4/6炭和美國進口的A型炭,接近其B型炭。
2.4) 該活性炭在強度上雖然基本滿足用戶需要,但與煤質柱狀顆粒炭相比尚有差別(按煤質炭測試方法同測),尚須進一步調整。
2.5) 我們這次試制的本意是為了修正煤質顆粒炭的吸附性能,從表1所列而知,已達到了目的。通過(Ⅱ)型試驗,還意外地獲得高吸附性能,這為我們進一步研制高吸附性能柱狀活性炭提供了一條可行途徑,只要在強度上加以改進,木質柱狀顆;钚蕴靠梢蕴娲M口產品用于我國特殊行業。